分享||抓住假期尾巴,学点儿化学冷知识!

2023-10-06 10:20:00
admin
原创
541
摘要:在中国,很多化学物质的命名要感谢朱元璋。 朱元璋给后代规定了一套独特的命名方式:其中一条就是,最后一个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之一为偏旁。 开始起名还比较容易。后来字用完了,就只能硬造,于是就有了,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孟烷、朱悦烯、朱颙炔、朱厚烃........朱安


朱元璋和元素周期表

 

在中国,很多化学物质的命名要感谢朱元璋。

 

朱元璋给后代规定了一套独特的命名方式:其中一条就是,最后一个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之一为偏旁。

 

开始起名还比较容易。后来字用完了,就只能硬造,于是就有了,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孟烷、朱悦烯、朱颙炔、朱厚烃........朱安汞。

 

后来这些字都进了元素周期表,巧妙地解决了化学名称汉化的问题。

 

 

机智的翻译家

 

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物。它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在英语中有一个别名,叫carbolic acid,意思是“碳的酸”。在翻译这个词儿的时候,人们发现中文“碳酸”已经被真正的碳酸(carbonic acidH2CO3)用掉了,于是把“碳”字拆开,于是苯酚有了一个中文别名:“石炭酸”。

 

还有一个类似的,硫酸是硫(sulfur)元素最常见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O4,英文sulfuric acid。而另外有一类酸叫sulfonic acid,它们也是含硫的,中文采用“硫磺”的“磺”字,翻译为“磺酸”

 

 

 

 

什么叫“打脸”

 

当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的妻子和他分开,嫁了个化学家的时候,他吃惊得无法置信,对一位朋友说:“要是她嫁了个斗牛士,我倒还能理解,可是,嫁了个化学家。”

 

我想卢瑟福是能理解这种心情的,他曾经说过:“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就是集邮。”

 

最后卢瑟福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最强的酸

 

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强的酸是氟锑酸。

 

 

氟锑酸为质子酸SbF5HF的混合物,属于超强酸。SbF5能与氟离子形成正八面体形阴离子SbF6-。氢离子能自由运动,几乎不受束缚,因此该物质有强酸性。酸性达纯硫酸的几十亿亿倍,是目前已知的酸性最强的物质哦。

 

 

 

 

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

 

托马斯·米奇利,他发明了氟利昂和含铅汽油,被誉为“历史上杀戮最多的个体”。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科学家的受敬程度,究竟该由他的创造力高低决定,还是由他创造之物的效用决定?

 

四乙基铅和氟利昂——前者提高了汽车发动起功率和效率,却使无数人遭了铅中毒的殃;后者是完美的制冷剂,却破坏了臭氧层,加剧了温室效应。

 

凑巧的是,发现这两样东西的都是他。

 

 

 

 

香和臭你能区分吗

 

香和臭的转化只是浓度的稀释!大便稀释几万倍也有茉莉的香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便气味的主要成分是吲哚、粪臭素、硫化氢、胺、乙酸、丁酸。其中吲哚和粪臭素是产生恶臭的根源(来自百度百科)假设粪便中吲哚含量60%吲哚的分子量为1170.195克粪便溶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引流到1000毫升容量瓶加水至1000毫升充分溶解。

 

 

 

 

一些小知识

 

不要吃试剂!不要吃试剂!产物也不要吃!试验台也不要吃!仪器也不要吃!操作者更不能吃!

 

常用于治感冒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和最常见的毒品ice只差一个原子;

 

唯一以中国人命名的有机化学反应:黄鸣龙反应;     

 

 

巧合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而1弧度对应的角度也是这个数。

 

去别人实验室,你可以不戴口罩,不穿实验服,甚至不戴手套,但一定记得要把外套拉好扣好。衣服下摆刮倒的东西可能是别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烷烯炔=完稀缺?!

 

羟、羧、羰、烃的字形和读音都是官能团中元素的一半组合而成(羧有些不同,右边是酸而不是元素,读音也略有不同)。烷、烯、炔则是表示氢原子数的完、稀、缺。



异域三则

 

1839年美国的发明家好年先生(Charles Goodyear)偶然间发现天然橡胶和硫磺可以发生神奇的反应,得到一种加热也不会融化的材料,也就是硫化交联的橡胶。后来为了纪念他,美国有一家有名的橡胶轮胎公司就叫做"固特异"

 

汽车如果高速行驶,作用在轮胎上的作用力的频率将会很高。由于高分子的构象调整跟不上外力作用的速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将升高至接近或高于室温。换句话说就是本来应该在室温下保持弹性的橡胶轮胎将会变得刚硬,失去弹性变得像塑料一样,那可不就容易爆胎了嘛。

 

1846年,巴塞尔大学的舍恩拜因,据说是在厨房做实验时打翻了东西,拿妻子的围裙随手一擦,又随手把洗净的围裙往火边一扔打算烤干...然后围裙就自燃了。于是他最后发现了硝酸纤维素,也就是火棉,可用于制造炸药。

 

后来一位业余化学爱好者,美国的海厄特(Hyatt)为了找到一种象牙的替代品材料,往硝酸纤维素里加入了樟脑。樟脑的增塑作用使得得到的材料韧性好,还可以热塑加工。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种塑料,大名鼎鼎的赛璐珞。

 

还记得昆汀的电影[无耻混蛋]里犹太出身的女主预谋炸死来她的电影院观看首映的纳粹军官嘛,她就是计划把一堆电影胶片点燃。没错,那时的胶片就是赛璐珞的材料制成,硝酸纤维素毕竟也是炸药...电影胶片放映时摩擦起火时有发生。

 

据说在日本有一个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等等的原因,没有听清导师的要求而加了太多催化剂制造出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分子化合物,那坨化合物一直被当作垃圾和失败的例子堆在墙角。一个来访的教授看到这种即像塑料又有金属光泽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就拿去研究。受此启发,发现了往聚乙炔中加入微量碘之后其导电性一下子up up

 

后来的后来那位日本教授白川英树和两位美国的教授艾伦(Alan J.Heeger )(Alan G.MacDiarmid)共享了诺贝尔奖,原因就是因为创造性的发现了导电聚合物以及对其作出了一定原理解释。

 

 

 

 

 

 

来源:化学经纬

 

编辑整理:企业家软件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主页页脚信息
==国家工信部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名单、国家“百城千园行活动”签约单位、中国信通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产品名录”、广东省政府工业互联网资源池企业、广东省政府智能制造生态伙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感光协会会员单位、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数字化转型联盟秘书长单位、浙江省涂料工业协会优秀供应商、广东省工业互联网联盟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