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省(市)发布了有关2022年工业互联网工作的要点。
作为国家科技发力的重点,各市又是如何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设定了怎样的目标?本篇文章总结了33个城市在2022年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部署及升级工作情况。
北京
推进大数据上云上链共享
-
系统设计智慧城市架构,加强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大数据上云上链共享,“七通一平”数字底座成型,突出底层共性技术攻关,发挥全域孵化平台牵引带动作用;
-
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 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
“全方位,全链条”
-
培育1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40家智能工厂;
-
启动建设首批7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
推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打造30个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平台,建设数字孪生企业;
-
新建4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深化数字商圈、云上会展、洋山港智能重卡等场景应用。
广州
促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
推动全国首批“双千兆”城市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扩能增容提速;
-
推进千兆网络建设和创新应用,加快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和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
-
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等新兴服务业态。
深圳
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
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
在电子信息等行业打造若干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
武汉
做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功能
-
推动智能化改造,实施500个工业技改项目,建设10家标杆智能工厂、100条数字化生产线,做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功能;
-
新建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数据中心机架4万个;
-
推进数字经济“573”工程,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智能工厂56家;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注册量突破60亿个;
-
武汉云建成使用,中国电子云项目落户,首家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营。
南京
“数据市场、算法市场”
-
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培育“数据市场”和“算法市场”;
-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10个全国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实施企业上云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400亿元;
-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确保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上线试运行,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项目落地。
成都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
-
围绕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21个;
-
成功研制一批打破国外垄断的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终端专用芯片实现量产;
-
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庆
“一链一网一平台”
-
新认定智能工厂38个、数字化车间21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二级节点20个;
-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590G、骨干互联网直连城市达到38个;
-
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制定汽车、电子、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获批共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
深化智能制造实施,加快生产设备、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新培育10个智能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
-
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实施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
-
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展示中心。
天津
“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
-
打造“津产发”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平台和41个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进一步拓展;
-
现代冶金、轻纺产业加速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成为全球“灯塔工厂”;
-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
-
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突出平台作用;
-
新打造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标杆企业,不断提高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苏州
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
-
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示范智能工厂20家、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10家、省市示范智能车间300个,推动建设市级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企业40个;
-
培育一批产值过亿元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务商和服务客户上规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培育本土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家;
-
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类项目10个,新增工业互联网资源池企业20家、工业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5个;
-
支持重点企业建设5G内网改造标杆、5G全连接工厂,推动建设市级“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推广;
-
累计建成5G基站3.7万个,实现大市范围5G网络全覆盖,新增5G全连接工厂3家,遴选5G内网改造标杆项目5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10个;
-
实施数字化产业工人培训工程,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实训基地。
长沙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
-
着力打造先进制造领跑优势。持续深耕22条产业链,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1+2+N”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2-3个制造业千亿产业集群;
-
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大力发展先进计算产业,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实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5%;
-
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
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升级改造国家超算长沙中心,争取设立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青岛
实施“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
做强做大工业互联网,扎实推进山东半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
-
累计培育1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工业互联网园区;
-
青岛共上线运行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26个垂直行业平台,发布1000余个“工赋青岛”“未来城市”场景;
- 培育11家智能工厂、86个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13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动1000家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